時間:2023-08-21 作者:超級管理員 點擊:106
機床大修與數控化改造的意義
1 產生與發展的社會、經濟基礎
我國現有的、數以萬計的陳舊、落后的機床是機床大修與數控化改造行業產生的現實基礎。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由于長期自身機制的不適應性,經濟實力過低、技術落后、設備陳舊,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為盡快改變我國機械制造業的落后狀態,近二十多年來,我們在艱難地發展民族機床制造業的同時,引進了世界先進技術與設備。一方面與世界先進機床制造廠合作,不斷生產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各類機床;另一方面直接購進了大量的各類機床。這一切都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機床長期運轉甚至超負荷使用,同時又缺少認真的維修與保養,造成機床嚴重磨損,喪失了精度;有些機床則由于企業人員及產品結構的改變,或由于技術力量不足而被長期閑置,需要使用時卻發現早已銹跡斑斑,電控系統不能起動;由于新產品制造的需要,原有機床性能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急需更新升級改造;由于世界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造成數控系統、驅動系統廠的產品更新加快,原有產品過早停產,給備件更換與維修帶來一定困難;況且數控系統的使用壽命一般在5~10年,而我國大多數機床都在超期服役。這些諸多因素都需要對機床進行大修及數控化升級改造。
顯著的經濟效益是機床大修及數控化改造行業的發展動力。對于機床擁有者來說,只需花費購買相同新機床百分之30以下的費用即可獲得相同的使用效果,根據國際該行業的記載,即使將原機床的結構性能進行改造升級,也只需花費購買新機床百分之60左右的價錢。
舊機床的大修、翻新、升級改造與購買新機床相比,具有下列優勢:①交貨期短。尤其是大型機床和特殊專用機床優勢更加明顯。②性能更穩定。各基礎件經長期時效,幾乎不會產生應力變形而影響精度;各功能部件經長期磨合,功能穩定性可靠性好。③設計風險小。新機床設計中帶來的技術、方案風險在大修改造中幾乎不存在。④可以更充分地體現用戶的意愿。用戶與維修人員可以依照實際需要和機床長期使用情況,在大修改造中提出對機床性能、操作與維修等方面的改進(包括增、改)意見,有權選擇機械零部件、數控系統等電氣設備的規格、型號、性能等。⑤更有利于使用與維護。由于用戶、維修人員不僅可以直接參與改造方案的制定,而且可以參與改造的全過程,可以直接獲取各種技術信息,更深入地掌握機床的結構及性能特點,從而增強使用與維修的主動能力。⑥可以更快地獲取新的更實用的備件。⑦節省大量投資。⑧降低投資風險。
社會化、專業化趨勢是機床大修及數控化改造行業的必由之路。舊機床的數控化改造和翻新不僅僅是當前經濟轉軌時期必要和重要的行為,而且是一個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措施。
2 大修改造方案的選擇
2.1 前期立項準備工作
2.1.1 技術可行性分析。主要是瞄準改造目標及加工對象,對被改造機床進行結構、性能、精度等技術現狀的分析。其中包括機床原來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機床的基礎部件和結構件是否仍然完好;普通機床改為數控機床,要考察各坐標軸的機械傳動結構及導軌副的形式等是否適用;測量機床目前的各項精度與出廠精度進行對比,是否存在差距;綜合總結目前機床存在的一切故障和歷史上出現過的重大故障。針對上述問題,對照改造目標和典型工件,編寫改造任務書,做到改造后的機床達到一定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2.1.2 經濟可行性分析。從實際可操作性出發列出幾種應考慮的情況:從機床自身的價值考慮,分析要達到改造目標所需投入是否偏高;從該機床在本單位產品制造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來分析改造價值;從該機床的投入產出率估算,是否能較快收回投資,然后迅速產生較好效益;機床改造后提高了機床精度,增加了功能,是否能使本單位產品提高水平,或者能有利于開發新產品,從而獲得附加效益。改造資金來源可靠。
2.2 技術方案準備
2.2.1 機械及液壓系統作為機床的終用戶,廠方須首先要確認,該機床機械及液壓系統的狀況。如:目前機床的精度,機械傳動鏈的狀況,絲杠、導軌的狀況,有無重大故障等,以確定機床是大修、項修。如果是非數控機床要改為數控機床,首先要考慮機械改裝的可行性,重要的是導軌的形式及滾珠絲杠的安裝。再有就是機械傳動機構的傳動間隙與傳動剛度是否符合數控機床的要求。
2.2.2 電氣系統在做數控機床改造方案時,用戶可以根據機床的狀態及工藝要求來選擇數控系統。其一,是選擇數控制造廠商,目前世界上性能及信譽較好的有西門子(德國)、發那科(日本)、三菱(日本)、NUM(法國)、FAGOR(西班牙)等。用戶可在詳細了解上述廠商數控系統的特點及性能價錢比等指標的基礎上,與實施改造的工程公司一道,選擇一個比較適合的數控系統(NC)。其二,是根據機床的功能要求選擇相應控制系統的類型,做到既能滿足機床全部功能要求又不提高標準。
2.2.3 對于機床測量系統,目前數控系統的要求是增量式脈沖編碼輸入,所以老機床所配的感應同步尺或旋轉變壓器等測量元件均需用增量式脈沖編碼器、光柵尺代替。
2.3 各部分安裝形式的確定
2.3.1 控制系統的安裝常見的有懸掛式、柜式、臺式等。安裝方式的選定,直接決定各種連接電纜的走線方式和電纜長度,也關系到操作與維修的方便性。
2.3.2 驅動系統的安裝,原則上只能采取電氣柜內安裝這一種方式,應考慮的因素有通風降溫,電纜走線方式及長度,對其他電器的干擾等。
2.3.3 電動機的安裝,根據機床的實際,確定電動機的安裝方式:法蘭式、底座式、帶底座法蘭式,再加上軸伸方向、電動機接線盒的位置等,這些由電動機的訂貨輔助參數確定。
2.3.4 測量系統的安裝,如選擇電動機內裝編碼器的結構方式,電動機安裝一確定,它也就確定了;外裝式需要有彈性聯軸節、安裝卡子、電纜走線方向及長度等的考慮;對于光柵尺,安裝的問題則應重視,除安裝可行性外,定尺、動尺的安裝配合、安裝精度、溫度影響等均需考慮。
舊機床的數控化改造事業方興未艾,在我國目前形勢下,將大批故障機床尤其是一大批進口的數控機床、機床和二手設備進行改造、升級,以較小的投入盡快使這些設備在經濟發展中發揮效能、創造效益,的確是許多企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課題。